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三国之天朝威武 > 第六百五十六章 残酷的血战

第六百五十六章 残酷的血战(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从小的教育下,他就崇尚武力,在他看来,武力一途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心中是这样认为的,一直也是这样去做的,使得曹彰自小用心学武,终成为了现魏国中有名的将军。

不久之前,兄长曹丕战死,此事听在了曹彰的耳中,他虽然有些难过,但更多的是窃喜。因为一直以来,他的目标就是继承父王曹操的大统之位。而想做到这一点,他还有几个不可避免的竟争对手,比如说大哥曹昂,二哥曹丕,甚至还有弟弟曹植。

这三位都身受曹操的赏识与喜爱,也成为了曹彰前进路上的拌脚石。

只是这三位,真正让曹彰忌惮的只有二哥曹丕而己,因为只有这一位是文武双全之人,且为人极其能忍耐,甚至很多时候,这位二哥心中想的是什么,他都难以猜出来。

夏侯惇同样是返转回营,只是一到阵前,即有些不忿的对着曹操说道:“王上,那典韦手使重戟,在打下去,他的力气将尽,何来鸣金一说?”

夏侯惇意露不报之气,仅仅是从这一点上来看,便可以看出曹操治军与张超领军的不同之处。

张超带兵讲究是令行禁止,将令出,所有人将士必须要无条件的执行,哪怕你面对的是在好的局面,将军说要撤,那就必须要撤,不得有任何的借口和理由,不然军法从事。

这也是张超从现代带军中领悟出来的,事实也证明,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得整个军队有了更强的凝聚力,有了更强的战斗力。试想一下,军令出,下面的人拒不执行,那一个连军规都没有的军队,何去谈打什么胜仗呢?

倒是曹操,虽然治军也很有一套,但是对于军令这一点,似乎还是太过松动了一些。尽管他也曾强调军令出,将士从命的说法,可真正执行下去,倒并不是那般的彻底了。仅此一点,双方军队的战斗力之比,天朝就先胜了一筹。实际上就是相比于西蜀而言,魏军军纪也是有所不如,至少诸葛亮为了言明军纪,是真的敢拿手下将军头颅说事,反倒是曹操爱才之心太盛,很难做到。

但好在的是,曹丕被围之下自刎了,这就使得曹彰自认魏国第一,无人在可与自己争其位。因为大哥曹昂,为人太过忠厚了一些,且性格温和,做儿子自然是极好的,但若是做君主,怕是难有手段压下众人。至于弟弟曹植,那根本就是一个文人而己,诗词歌赋倒是厉害,但说到带兵打仗,治理国家能力就差之太远了。

可以说,没有了曹丕这个对手,曹彰都认为以后魏国的大统必然会由自己来继承了。

“元让,典韦虎将矣,不好力敌呀。”曹操似也是习惯了夏侯惇这般与自己说话,竟然还解释了一句。

夏侯惇并非是对曹操有什么意见,不过就是一仗下来,没有收获心中有气而己。现即然王上有了解释,他便没有得寸进尺,在说一些什么。而此刻对面的天朝大军动了起来,数不清的骑兵从军中涌出,似是要向前而来。

曹操看到了这一点,当即就对着身边的另一名将军曹彰说道:“彰儿,这一仗交给你了,定要获胜。”

“父王请放心。”被点到名字的曹彰将军,当即就很有信心的抱拳答应了一声,这就回身也点齐了五万兵马,迎着越来越近的天朝大军就冲了上去。

曹彰,字子文,是曹操众多儿子中最能征善战的一位,同时也是一位野心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