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剥削好莱坞1980 > 第三百〇九章 音乐之声的观众失踪了

第三百〇九章 音乐之声的观众失踪了(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些主妇,可能偶尔每年会进电影院一两次,比如罗纳德的“壮志凌云”,或者斯皮尔伯格的“ET外星人”,除此之外,她们对剩下的那些电影就敬而远之了。

如果你的电影的主要观众,是这些人的话,那么你就是在赌博。赌你的电影有某些特质填补了电影的空白,讲述了以前电影从未触及的某些重大现实问题,最重要的还要拍的好看。

这样你才有通过口碑,激起更多平时不看电影的,“音乐之声失踪观众”,重新走进电影院的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其实比较小,所以斯皮尔伯格这样的成熟导演,是敬而远之的。特别是在他上次拍摄的反应重大现实问题的电影“紫色”,在奖项上彻底失败以后。

这部斯皮尔伯格寄予厚望的电影,在票房上因为有大规模宣传,和他首次触碰现实题材的噱头,四月份已经拿到了8000多万的票房成绩。

“你知道这部电影面对的是音乐之声的观众,她们失踪很久了。”

“音乐之声?茱莉·安德鲁斯那部吗?”罗纳德不太明白斯蒂文的意思。

“你应该明白的,罗纳德。我看你拍电影从来就很懂得怎么吸引观众。你知道音乐之声的观众是哪些人吗?”

“我想是那些家庭主妇,和一些当父亲的成年人,也许会带孩子去看吧。”罗纳德想了想,回答道。

“是啊,她们就是电视发明以后,从电影院失踪的那群观众。但是有的时候,她们又会被某部电影激发,重新走进影院。我们不知道这里的关键是什么,这是在赌博。”

但是在奥斯卡奖上,斯皮尔伯格遭遇了羞辱。电影“紫色”拿到了11项提名,包括最佳电影,和最佳改编剧本,却单单没有给斯皮尔伯格最佳导演的提名。

“哦”,罗纳德有点明白斯皮尔伯格的意思,也想明白了为什么弗兰克·普莱斯想让斯皮尔伯格参与电影,用他的真实故事改编,作为电影营销的噱头。

电视发明以后,最先从电影院的固定观众群里消失的,就是家庭主妇。

她们的娱乐,从电影院里那些专门为主妇拍摄的电影,转为看电视里的肥皂剧。

罗纳德也看过不少电影的市场调查报告,里面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电影观众。

对此,好莱坞有明确的定义,就是在去年一年时间里,走进过电影院十多次以上,有固定观影习惯的观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