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六百零六章 协议

第六百零六章 协议(第3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师父,你也不清廉啊!就你手里那把腊地紫花湘妃竹的扇骨,依你的俸禄,怕是得不吃不喝三年才能买得起吗?!”

如此老百姓就不会胡思乱想,踏踏实实地打工过日子。

这种政策方法能够让国库充裕,这也是现在为什么乾帝如此有钱的原因之一!

国库充裕,就可以组建、装备大乾的军队,发展大乾的军工。

这就是为什么大乾的经济明明远逊大周,老百姓也过得不好,但大乾军队一直不落下风的原因,甚至在兵力上屡屡压制大周的原因。

大周军事强劲,可以顶住大乾的压力,但是大乾周围的其他小国就行了。

按理说,这样的税收足以让老百姓活不下去了,但是人家又设立了新的机构——斡脱所。

“斡脱”源于突厥语,有合伙之意,大乾汗国时期是指经营高利贷的官商,自大汗以下元蒙贵族出钱委托善于经营的商人经营商业和放债,谋取高额利息。他们发放的高利贷叫“斡脱钱”。

由斡脱所被朝廷控制,借给交不起税的老百姓的款项,同时还款期限可以适当延长,还款期限越长,利息也越高。

好处在于老百姓不需要一次性还完,而是可以分期归还。

这下子,老百姓可以接受,朝廷也得了好处。

在遭到大乾强大军队掠夺之时,完全没法抵抗,于是大乾便又可以掠夺他国的财富,来反哺大乾,形成一个相对良性的循环。

不过这种方法太过超前,需要精准地控制这个阈值,一不小心容易竭泽而渔。

短期内可能没什么问题,可隔个十来年,会爆发出各种问题,到时候百姓活不下去,国家也有崩溃的危险。比如后世1929年-1932年的美利坚。

话归正题。

赵敏见杨清源不为所动,于是调笑道。

底层百姓都是一种知足的动物,但凡日子过得下去,是不会作乱的,所以即便每月要向朝廷归还一笔借款,而这笔钱的数额很微妙,是在老百姓能够承受的范围内的,但也不会让他们还得太轻松。

但是只要能活下去,底层的百姓就会努力活着。

这种方法是不是看着有点眼熟,在这个基础上配合汉代的盐铁论——即将某种不得不买的东西化为朝廷专营,当然这种不得不买,也是隐形的,并不是像食盐一样,不吃就会危害身体,但是这种东西却会影响你的社会生。

如果不想摆烂,想在社会中继续生活,那么就必须买。

这样一来,就会用相对温和的手段,让百姓背负上一个巨额的债务。但同样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和压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