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终极进化 > 第八百七十四章 民生

第八百七十四章 民生(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一听到有仗打,张飞也乐意之至,跟着关羽摩拳擦掌的应和。

与徐庶商议了一些当前的战局,徐庶恐怖的战略手段让关羽、张飞敬佩之至,三人商讨了临近县镇的攻防战略,敲定了很多协防互助的约定。

关张糜三人便策马而行告别了徐庶,去会见冠军侯秦戈。

徐庶轻摇着斗笠扇着风看着三人远去的背景喃喃笑道:“此三人虽然乃是当世人杰,然而却如何能够明白主公的千秋大志!我主以千金之躯参与灾后重建和桑农耕作,除了向青州各阶层表明自己的决心!也是向百姓示范,士民平等理念,他如此盖世英雄可以与百姓平等相处,那其他官吏也就没有特权自居的理由,而百姓也有监视士族官员的意识,如此可以不动声色的影响青州民政,从而实现万世基业!”

徐庶虽然长于军略,然而也是高智之士,现在管仲和金德曼已经趁着难民迁徙和行军作战,开始推行行政,制定各种政体框架,而秦戈亲自参与耕作和修筑,是向所有阶层和所有人宣扬自己人人平等的理念,直接在青州各阶层掀起了一场政治理念风暴。

“将士们都在这种田,那梁山匪谁来征讨!冠军侯不是征虏将军吗?用得着如此折辱自己吗?”张飞则眼中露出不解,他虽出生屠夫,然而却是燕国皇室贵胄后裔,对身份看的很重。

所以张飞与人结交奉行的便是“重君子轻小人”,他认为人天生是有等级的,沙场立功求的是封侯拜相,信奉的是强者为尊。

秦戈以冠军侯和青州刺史之躯竟然干着低贱农夫的活,这简直就是自甘堕落,让他有些不可理喻。

徐庶摇着斗笠扇着风笑道:“我们正在全力剿匪啊!谁说剿匪一定要用兵甲,百姓为何要跟着匪徒造反啊!正是因为没有饭吃,谁没有走到绝路,就提着脑袋去造反!我们负责的这个镇,虽然现在只有三万余人,其中有三分之一以前就是流匪和山贼,我们只要多种出一人的粮食,就可以将一个山匪变成良善的百姓,这可比提着刀去拼命划算多了!”

“妙!妙!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之策!也是冠军侯一片至仁之心,他没有将这些百姓的人头当作晋升上流的功勋,反而以身作则,宁肯折辱自己干此低贱之事,引导走投无路化为恶匪的百姓重新归于和平之治,普天之下若是多些冠军侯这样英雄好官,我大汉百姓就有福了!这天下也就太平了!”关羽眼前一亮,他虽然出身于底层,但是人生观和张飞大相径庭。

若是以前必然会被士族视为歪门邪道、异端分子,必然群起而攻!而现在秦戈占据着恢复青州民生的大义,此举反而是为国为民的义举,占据着儒家的大义和天时地利人和!

就连陈登这种高智之士也领会到了秦戈的战略远见,不惜折辱自身而响应,此举可以说是润物细无声的,为未来推行新政铺平思想道路,有着一锤定音的效果。

秦戈已经由原来的一方豪强,到雪狼谷的盖世勇将,现在已经成为一方雄主。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关羽为人处世之道是“重小人轻君子”,他关心民间疾苦,有为天下苍生还太平盛世的大愿望,所以能够感同身受秦戈的做法,这也是后世关羽被世人封神的原因。

张飞则有些迷茫,关羽的话他有些听不懂,而糜竺则陷入沉默,如何想只有他自己知道。

徐庶和关羽、张飞等人商议了一下今后驻兵防范之事。

徐庶最后道:“梁山匪匪性难改,现在只不过是因为刮青州地皮太狠,他们把我们当作一头肥猪,等养肥了再宰杀,秋收之时梁山匪必然大举来犯,我们虽然以种田为主,但是暗中却已经在修建山堡、磨砺兵甲,在将士屯田之际,闲暇时训练百姓使用弓弩和刀枪武艺,暗中备战蓄力,让百姓有监守险要之所,抵御敌军之力!”

关羽握拳道:“贼匪如此可恨,我势要将其绝灭,关某今天向先生许诺,秋收之时我必全力协助先生防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