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大反派也有春天 > 6.23 这真的是招聘出租车司机的节奏吗? 上

6.23 这真的是招聘出租车司机的节奏吗? 上(第4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愁眉苦脸的黑人主席,急忙追问:“所以,你需要跑史丹顿岛专线的出租司机,是吗?”

等吴尘如约赶到,发现运输劳工工会twu的莱利先生也在。

貌似,他跟tlc的委员们还非常熟悉。想想也就明白了。毕竟,无论地铁还是出租车,都属于运输行业。彼此熟悉,实属正常。

“吴先生,我给你介绍。”莱利先生笑着起身:“这位是比尔·鲍勃主席。”

“你好。”吴尘微笑着和一个光头黑人握了握手。

“吴先生,我听说你在招募司机。”tlc委员会的黑人主席,笑容中透着一丝惊惧。

“其实这种类似的叫车服务,美国早已出现。因为时代和使用呼叫工具不同,所以名字也有所不同。在美国,这种在上世纪60年代就悄然兴起的出租车名叫‘电召车’。”苏月明解释道。

因出租车牌照数量的限制,更加上约3/4的出租车都挤在仅占总人口1/4的曼哈顿市中心(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周边四个区的居民几乎很难叫到出租车,出租车的局限性日渐明显。于是,一种新的出行方式孕育而生——电召车。

电召车是乘客打电话向电召车公司预订车辆。被统一漆成黑色,大多为豪华品牌,但价格并不比出租车贵。乘客需在订车时告知自己的地点和目的地,电召车公司会依距离给乘客提供该段行程的价格。从20世纪60年代起,电召车公司逐渐占领了曼哈顿以外四大区的生意。为了避免电召车和出租车两方的无序竞争,纽约市出租车和轿车委员会规定:出租车不能电话约租;电召车则不得路边载客,不能像出租车一样在机场、火车站等地排队候客等诸多限制。

正如吴尘修建的第二大道地铁线一样,投入10000辆出租车的目的,也是为了当危机爆发时,更快的向史丹顿岛转移人口。

所以如苏月明所想,吴尘根本不用跟原有的出租车行业进行一场残酷的恶性竞争。一个类似电召车的服务,足以解决所有问题。

“对。”吴尘和煦的点头:“出租车司机。”

“一万名?”黑人主席又胆战心惊的追问。

“对,我们要投入一万辆出租车。”

“如果三班制的话,你需要3万名司机。甚至更多。”黑人主席的表情顿时严肃起来:“3万名强大的战争……司机,对原有体系的冲击几乎是毁灭性的。”

吴尘理解他的担心:“事实上,我需要一万辆往返于史丹顿岛和四大区之间的出租车。”

想到这里,吴尘旋即看向蛛网夫人:“卡桑德拉,你对纽约出租车和轿车委员会tlc,熟不熟悉?”

“我能找到可靠人选,与tlc管理层取得联系。”不愧是人脉广大的蛛网夫人啊。

“那好,尽快约定时间见个面。争取在地铁线曝光前,把出租线路也商定好。”吴尘笑道。

“好的,主人。”

很快,蛛网夫人就安排好了见面时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