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辛亥大军阀 > 第1044章 坦克对决(一)

第1044章 坦克对决(一)(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又或者是德国和苏俄,一个个都没有足够的钨矿来用,连工业使用都不够,更别提用来大规模生产炮弹了。

如果中国继续限制钨矿的出口,他们要发展高性能的坦克穿甲弹,要么等基础工业上一个台阶,合金钢得到极大发展,要么就是要得到贫铀合金技术成熟并大规模应用,在这之前,他们是绝对没有办法在坦克穿甲弹这一项上和中国比肩的。

所以T18坦克的火力之所以那么强悍,号称横扫全球现役一切坦克,除了它自身的哪门105L50坦克炮外,有半数的原因就在弹药上。

而中国的T18坦克自从1944年开始大规模量产,年初的时候就已经服役了三千多辆,而到了1945年年代的现在,总服役数量已经达到了将近五千辆,广泛服役在各大主力部队当中,和八千多辆的T15坦克一起形成了中国目前的主要坦克突击力量。

面对中国最新锐的T18坦克,美国的坦克兵一下子就是认了出来,很快早早就发现情况不对劲的那辆美国M4坦克率先对准刚从灌木林里冲出来的T18坦克开炮,可惜的是,他们的三英寸口径的炮弹,尽管他们已经是使用次口径穿甲弹(APCR)但是依旧无法击穿T18坦克的正面装甲,只是在那辆T18坦克的炮塔正面留下了一个深坑而已,而此时,那辆冒冒失失钻出来的T18坦克似乎也发现情况不妙,前方数百米外四辆美国的M4坦克正对着它,而且其中一辆已经开火。

而这个时候,中国陆军跳过了八十五毫米级别的坦克炮,直接上马105毫米的坦克炮,而且一上来就是四十五倍身管的105毫米坦克炮,更加重要的是,这款搭载了105L45坦克炮的T15坦克整车重只有三十五吨多,而且还拥有超过四十五公里的最高时速。当105、45坦克炮和35吨这两个数据结合起来,就是宣示了T15的整体杰出性能,当时各国不是没有大口径坦克炮,比如苏俄就有装载了122毫米口径的重型坦克,德国人的虎式坦克也装备了长身管的八十八毫米坦克炮,但是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重,重量轻松超过四十五吨,甚至五六十吨之多,基本相当于中国早期发展的T17重型坦克,中国陆军1941年定型的T17重型坦克,可是搭载了一门125毫米的坦克炮,整车重量达到了六十吨,而且机动性也不算好,不过生产了不到一千辆就在1943年停产。

为什么说T15坦克划时代呢,因为它用同时代中型坦克的重量,仅仅是比M4坦克多了几吨而已,就获得了相当于重型坦克的火力以及防护,而且非常关键的是它还拥有中型坦克的机动能力。

各国为了紧跟T15坦克的发展潮流,苏俄直接除了发展T34-100坦克,T44坦克外,还用最简单直接的方法,直接上马IS-2,用搭载了122毫米坦克炮,以四十五吨级别的重型坦克来对抗中国陆军只有三十五吨的T15,这个IS-2坦克同时也拥有了比德国虎式坦克更为优越的性能,迫使德国发展了更重的虎王坦克。

简单来说,要获得相同的火力和防护性能,德国坦克最重,苏俄坦克和美国坦克次之,而中国坦克最轻。

美国人为了对抗美国人的虎式和中国的T15坦克,一开始是发展M6重型坦克,并发展了M4坦克的重型化车辆,比如“小飞象”但是效果都不佳,后来发展了M26坦克,这就是美国陆军刚服役不久的M26“潘兴”重型坦克,单纯比较坦克自身性能的话,M26的后期改型已经能够对抗虎式和中国的T15坦克了。

几乎瞬间里,这辆T18坦克就是急速倒车,然后炮塔开始转动,利用T18坦克的火控垂稳装置,尽管T18正在低速倒车当中,但是那辆T18坦克依旧开始了开火,随着哪门105毫米的坦克炮炮口腾出一团火焰之后,一枚1943年式105毫米APDS弹就是从炮口高速飞出,刚离开炮口,弹体外部的软壳就是在空气的阻力下脱落,只剩下一枚直径只有几十毫米的钨合金长杆旋转着朝着目标疾驰而去!

然而他们的步伐还是太慢了,1944年那会,苏俄的IS-2刚装备不足一千辆,德国人的虎式和虎王就更少了,美国人的M26还在测试当中,然而中国的T18坦克就已经出来了,这个T18坦克虽然是T15坦克的大改型号,但是重量攀升到了四十吨,更为了那七百匹的庞大马力,更装备了中国陆军有史以来第一款柴油发动机,不但机动能力快速攀升,防护能力也是极大增加,炮塔正面装甲竟然达到了一百八十毫米之巨,比六十多吨的T17重型坦克的防护能力还要强悍。而且中国大规模服役T18的时候,中国陆军已经开始抛弃使用好几年的钨合金次口径穿甲弹(APCR),开始大规模应用钨合金次口径脱壳穿甲弹(APDS)。

这是一种用线膛炮发射的次口径脱壳穿甲弹,核心是里面的一根钨合金制造的穿甲长杆,弹体外部是炮弹出膛后可脱落的弹体,以便让里头的那根钨合金长杆能够获得更高的炮口初速,并用线膛炮发射,用弹体旋转来保持稳定。这可以说是二战时期各国所能发展的穿甲弹技术巅峰了,再进一步的话,那就是现代坦克所使用的稳定尾翼脱壳穿甲弹了。而在二战时期,各国尽管也有类似的技术,但是他们都有一个不可克服的缺点,那就是他们没有大量的钨合金,只能用高强度的合金钢来制造穿甲弹,而考虑到二战时期各国的基础工业技术,合金钢的硬度可远远无法和后世的合金钢相提并论,更加不要说和钨合金相提并论了。

所以在坦克穿甲弹这一项上,中国是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而且这种优势是别人无法仿效的。

不然你以为美国人和英国人是造出来次口径穿甲弹,人家照样可以,但为什么配给部队那么少呢,理由很简单,他们没有足够的钨矿啊!

中国控制了全球95%以上的钨矿产量,而且二战期间全面停止钨矿的出口,不管是美国还是英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