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汉武挥鞭 > 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内附

第三百七十章 意欲内附(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东瓯王和闽越王则是忙着在国都附近兴建海陆码头,并就地打造集市。

皇帝陛下已是许诺,待他们建好海陆码头,并举国归附后,朝廷会着四大商团共同组建商船队,贯通从大河出海口至岭南的海上商道。

千乘,琅琊,东海,广陵,会稽,瓯城,东冶,番禺,合浦,以九大海陆码头串联大汉的万里海疆,使得濒海郡县物流畅通。

若瓯城和东冶得以成为商船中转之处,旁的汉商且不论,至少四大商团会迅速入驻的。

尤是大行令窦浚掌藩属外邦,预先得知皇帝的盘算,索性直接遣了清河百货的十余位掌事,随着两大藩王返国,以便提早在瓯城和东冶筹备开设分铺的各项事宜。

政令的用意很明显,大汉不是要招长工,是要吸纳两国的精壮劳动力举家迁徙,在豫章和丹阳两郡安家落户。

若能吸纳到数以十万计的两国移民,即便花费十万金,百万金,都是极为划算的。

之所以要徙民册籍为汉民,除要方便官府管理,更是为了能将那些固有部族彻底打散,由郡县官府将同一部族之人分别安置各处,与汉民乃至南越难民混居。

刘彻不怕百姓们因生活习俗不同,闹出甚么矛盾,为了民族融合,付出些治安成本乃至人命为代价,也是值得的。

长痛不如短痛,此时若不快刀斩乱麻,日后更是不好办。

齐国的临淄城之所以能富甲天下数百年,可不就是靠着濒海的地利,通过海陆码头集散南北财货么?

东瓯和闽越两国现下看着穷,盖因过往两国商贾不得进入汉境,只能忍受着边市汉商们的肆意盘剥,上品东珠在大汉边市都被往死里压价,其实汉商们拿到关中及中原内郡转卖,至少能牟取数倍乃至十数倍的暴利。

在大汉朝廷未准允汉商与两国经海路通商前,所有贸易都必须经由边市进行,胆敢通过海路走私犯禁的汉商乃至世家豪门,一经发现,枭首抄家绝不放过。

即便是现下,皇帝陛下没颁发与两国的海运通商诏令前,大行令窦浚都还不敢真将清河百货开起来,只是让那些掌事预先在瓯城和东冶城先盘些好铺面,顺带修葺整备,为日后预做打算。

况且与彪悍粗犷的关中百姓相比,豫章和丹阳两地百姓性情要温和得多,又因其地与东瓯和闽越接壤,自古民间也颇有往来,不至太过排斥外来徙民。

少许歧视或许难免,不过若是官府好好引导,执法公正,应也不至闹出甚么大乱子。

为了让各部族首领或族长心甘情愿的配合,大农府属官更依着大汉皇帝的吩咐,许诺日后会依照其族人在大汉郡县官府册籍的数量和丁口情形,给予他们相应的赀财,现下甚至可先预付部分。

大多部族首领见得签下契约后,汉官真的将不少沉甸甸的金锭塞到他们手中,皆是两眼放光。

自然也有不少部族首领执意不肯让族人离散,大行府属官们也不勉强,陛下已嘱咐过,先将愿意迁徙的都迁徙了,至于那些顽固不化的,待大局抵定后,再慢慢想办法收拾他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