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汉武挥鞭 > 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铁路

第七百零八章 京南铁路(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不可能,刘彻也绝不容许,恰恰相反,继续扩大冶炼规模,增加钢铁产量,才有助于更大幅度的降低成本,等待钢铁需求量大爆发最终来临的日子。

暂时“过剩”的钢铁产量,自然要朝廷出赀消耗,以鼓励和扶持各处冶铁工坊继续扩产。

穿越众最大的优势,就是对未来的前瞻性。

钢铁产量多少都不够,基础建设尚远远不足,朝廷投入重金,消耗钢铁搞基建,看着亏本,然过得十年,二十年,回头再看,就晓得甚么叫高瞻远瞩了。

正是出于此等考量,在三伏休朝前,皇帝刘彻已责成大农令孔仅与工部少卿贾洗尽速研拟新的铁道线路。

这道理,刘彻不是不懂。

关键是,以现今大汉的整体工业水准和民生发展阶段,消耗的钢铁实是不多的。

钢铁的成本仍嫌高昂,也是重要缘由。

有价无市,看似矛盾,实则颇为正常。

正如后世工业化过程中的欧美诸国,屡屡出现资本家宁可将牛奶倾倒入下水道,都不肯亏本降价,卖给食不果腹的工人。

此条铁道,名为京南铁路,西起长安,经弘农,越函谷关,东至河南郡,再南抵南阳郡,实则也等同搭建起连通大河和淮水的铁道陆运。

刘彻虽知晓后世华夏的铁道线路,然大汉现今的地形地貌终归是与后世有所不同,只能描绘个大概,给大农府工部辖下的匠师们提供些许参考。

旁的不说,大河就未曾大幅改道,夺淮入海,且因汉廷每岁皆投入重金,在枯水期驱使数以十万计的奴隶治河,固堤清淤,保护水土,植树造林,使得大河中下游的河沙淤积远比史上的状况好得多,至少近年再没出现大规模的水患。

看似很残忍,难以理解,实则盖因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超出的供给是不符成本的,一旦竞相降价,价格长期崩跌,资本家血本无归,名下农庄与工厂倒闭,必将降薪裁员,失业工人没有收入,连降价后的牛奶也买不起了。

此乃资本经济的恶性循环,唯有生产力继续进步才能解决。

类比到现今大汉钢铁业的现状,解决方式唯二:一者,降低钢铁冶炼和铸造的成本,降低钢铁制品价格;二者,提升机械制造业水准,增加对钢铁需求。

二者合一,无非增加不虞亏本的刚性需求,根子还是整体工业水平太低。

减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