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宋武大帝 > 第一百二十六章 郭侃受命

第一百二十六章 郭侃受命(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紧随着这声号子声又响起一片号子声:“一二三,起!”

这号子声发自朱瑞祥的炮兵之口,领喊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李隽本人,他站在一块石头上,不停地挥着手臂,喊号子给炮兵们鼓劲。

他们要把火炮运往关中,必须要克服秦岭这道天险。把火炮运往关中,李隽是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关中是重地,宋军一攻打,忽必烈必然不会坐视不理,他肯定会派出精锐部队前来。要是没有火炮这一宋军最为犀利的武器,这仗打起来就因难得多了。

二是关中和中原相邻,北伐中原时,从关中出兵也是势在必行。不仅要出兵,关中这路兵力还要极其雄厚才能担负得起战略任务,火炮就必不可少。

正是从这两点考虑,李隽决定把在四川的火炮运往关中。当然,最大的困难就是秦岭。秦岭天险,徒步其间都很难行走,在这种大雪封山的日子里运炮就更难了。

淮西淮东之地也是肥沃之地,要是给南宋稳定下来的话,对南宋实力的提升具有莫大的好处,趁南宋才收复,还没有彻底稳固,也就是这些地方还没有发挥作用的时候发起进攻。即使不能夺取,也要打乱这里的局势,可以达到削弱南宋的战略目的,其中的好处忽必烈自然明白,笑道:“忠和非朕之臣,朕之舌也,朕也是这么想。朝廷在中原新征召的军队已经训练完成,可以派上战场了,朕就命令张弘范,史天泽,阿术他们抓紧时机开战。关中之事就尽托忠和了。”

蒙古在江南损失百万大军,兵力大耗,一时间也难以发起进攻。好在南宋也没有实力马上北伐中原,给了忽必烈重整军备的时间,在中原大规模征召丁壮入伍,训练完成,准备开始大举进攻。

在蒙古历史上就没有损兵折将上百万的先例,要是忽必烈不能有所建树的话,他的汗位就有点危险了。别的不说,就是这一种压力就迫使他不得不为了。

“臣尽心竭力,戮心王事。”郭侃平静地道。

忽必烈踱了几步,道:“为了加强你的实力,朕决定把五卫禁军中的两卫调给你。中原,关中之事就交付给忠和了。”这话的意思是说,这次的所有行动都由郭侃来策划,包括阿术他们进淮西淮东这些地区的军事行动,都由郭侃负责。

李隽非常清楚其中的困难有多大,思虑再三之后还是决定要把火炮马上运往关中之地。李隽相信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毅力,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奇迹,一定能把上千门火炮运到关中。

朱瑞祥不仅是个优秀的炮兵指挥官,还是一个坚毅不拔的英雄,李隽把想法一说,他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完成任务,他的理由是:“我们的祖先可以修长城,我们当然可以把火炮运到关中。我们要是连这点事都做不好,就有有愧于我们的祖先。”

他说得一点没错,在一千多年前,秦人就修建了长城这一惊世奇迹。把火炮运过秦岭虽然困难不小,比起修长城来说,就小得太多了,根本就不算一回事。

李隽大拇指一竖,什么话也没说,只说了一个字:“壮!”虽只一个字,却胜过千篇最为华丽的赞誉之词。

得令之后的朱瑞祥马上组织人手开始运炮。当然,李隽知道他们的行动会慢得多,特地把炮兵安排在最后。骑兵和步兵,轻装简从,行军速度要快得多,走在前面就不用说了。

郭侃的确不愧神人之称,给他说准了,宋军向关中挺进,遇到了天大的困难,这因难是自临安大捷后宋军遇到的最大困难。带给宋军巨大困难的并不是强大的蒙古军队,而是秦岭。秦岭自古号称天险,是关中的南方屏障,海拔高,地势陡峭,难以逾越。

群峰耸峙,千岩竞秀,云缠雾绕,白雪皑皑,从山脚望去,从半峰之上就处在云雾中,好象玉带缠腰,雪花飘飞在空中,一幅雪国奇景。数百里秦岭飞雪,真的当得起“万里雪飘”四字了。

这就是秦岭,山外还是深秋之季,山中已经入冬,下起了大雪,天寒地冻。寒风呼啸,发出呜呜的呜咽之声,尽情地蹂躏着他们能够蹂躏的一切。在夏日里肆虐的蛇虫不堪寒风之苦,早就不知道躲到什么地方去了。

寒刀刮过,如刀似割,让人从骨子眼里感到寒冷。然而,这种大自然带来的寒冷并没有阻止宋军向关中的开进,他们顶风冒雪,行进在难走的山道上。要是从天空望去的话,只见山道上有不计其数的宋军,多得比蚂蚁还要多,蜿蜒蠕动,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一二三,起!”一声响亮的号子声响起,仿佛静夜中的惊雷,打破了秦岭的寂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