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清末枭雄 > 第两百四十三章 建立守备部队

第两百四十三章 建立守备部队(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这些刀剑等冷兵器一般都是由铁匠们按照图样规格打造,虽然说有些地方把这些铁匠组织起来,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依旧没能根本改变手工生产的模式。

此外这些手工作坊还会手工打造一定数量的燧发滑膛枪,这些手工作坊以往大多是前清或者太平军遗留下来的,以前为清军们生产火绳枪。

中华军虽然说以米尼步枪为主,但是这只局限在皇家陆军中。

而大量的协防军、地方上的巡警等执法部门人员依旧大量使用火绳枪或者燧发枪,之所以不给他们装备米尼步枪,一方面是林德机器厂的产能不足,另外一方面也是成本问题,一支米尼步枪包括步枪、刺刀、枪套、子弹模具等一套装备在内,价格至少在二十七八圆以上。

而采用火帽击发滑膛枪的话,每套的价格可以降低到十五圆以下,如果不用火帽击发,而是使用燧发击发的话,每套燧发滑膛枪的价格更是可以降低到十二圆以下。

陆军军官学校、海军军官学校当即宣布在年底进行面向全国的扩大范围招生,只要具备基础文化水平、身体条件素质过关的学子皆可报考,而通过入学考试后即可进入这两所军校入读。

而两所军校加起来,年底的预计招生规模将会达到三千人之多!

于此同时,陆军军官学校幼年班正式从陆军军官学校那边独立出来,单独成立‘皇家陆军中学’,广泛招募年纪在十岁到十五岁之间,身体素质过关,具备基础文化水平之余,还拥有敏捷思维等特性的优秀学生,不过即便扩大了招生规模,该陆军中学的学生数量也不会太多,年招生不会超过两百人。

而有意思的是,学子们报考陆军中学的难度比直接报考陆军军官学校要难得多,这说的难并不是指学生的已有文化水平,而是指学生的综合素质,考验学生的除了文化知识外,还有忍耐力,思维敏捷性,心智这些东西。

因为对于军方来说,陆军中学的这些学生才是未来,而这些直接报考军官学校,学习一年出来的军官只是一种过渡,属于速成培养的军官。

以往中华军内的各种滑膛枪都是从战场缴获而来,但是也不能一直这样,刚好这些滑膛枪技术要求也不高,手工作坊都能制造,所以中华军从林德机器厂大量采购米尼步枪的同时,也是从一些手工作坊以及小型的机械厂里采购一些燧发滑膛枪,用来装备协防军以及地方上的巡警等执法人员。

甚至为了价格便宜,军方都没采购更好一些的火帽击发滑膛枪,而只要了燧发滑膛枪而已,而制作枪身的木材以及刺刀等零部件,也都是一些便宜货!

军方持续采购燧发滑膛枪的最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它有多好,也不是因为便宜,而是林德机器厂的米尼步枪产量不足,不得不用滑膛枪来弥补。

产量不足的不仅仅有米尼步枪,还有火炮!(未完待续。)

这从学制就看得出来,陆军中学的学制足足有三年,而且毕业后还会进入军官学校学习甚至到国外留学。

整个培养时间长达四五年甚至七八年之久,这些培养出来的精英才是一支军队现代化的关键!

相对于军训部的人员补充计划,其实军械部的枪炮采购难度要大的多,毕竟中国别的不多,就是人多,从上亿人口里搜刮几千个学子成为军校生,然后速成培养一年问题不大,招募五六万的优质兵员难度也不算大,所费的不过是薪饷以及安家费而已。

但是枪炮就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了,目前中华军的军械供应主要是依赖林德机器厂以及民间的手工作坊!

比如说需要的大量刺刀、指挥刀这些皇家陆军所需的冷兵器,以及协防军需要的大量刀剑长枪等冷兵器,这些冷兵器并不是由正规的大规模兵工厂生产,而是主要依赖广泛存在的诸多小规模手工作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