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清末枭雄 > 第三百一十七章 纺织产业

第三百一十七章 纺织产业(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现在我们公司的机织布生产的布匹质量已经完全不逊于进口的洋布,只是由于我们的厂房筹建成本太大,所以导致成本也略高一些,而且我们承受的税率高达十个点以上,而那些洋布的入关关税只有四五个点,哪怕是洋布承担了运费的成本,但是总体来说价格比我们厂子的布还是便宜了些许!”

进口洋布的税率低廉,这是汇生纺织公司生产的机织布和洋布竞争中失利的根本性原因,为了和洋布竞争,原本就承担了较高赋税的以及建设成本的汇生纺织厂不得不拉低价格,采取薄利多销的模式进行竞争,但是即便如何竞争难度也相当大

这投资和一个中型缫丝厂相当的纺织厂在销售额以及毛利、纯利上都是远远不如缫丝厂。

而这就是国内机织布产业的尴尬了,实际上这一而不是国产机织布的尴尬,更是手工作坊土布的尴尬。

钢铁方面就是铁路以及造船。只有铁路和造船,才能带动当代钢铁产业的迅速发展。

而铁路以及钢铁造船这些。对于现在刚起步的中华帝国工业体系而来还太遥远了些,至少短时间内难度非常大。因为这些产业的发展是需要其他产业作为依托的。

而煤炭不用说了,更是依托于钢铁产业发展之上的。

除了钢铁和煤炭外,剩下的无非就是农产品的加工产业,比如说历史上的东北大豆,又比如说棉花产业。

东北大豆还太过遥远,咱不去说,那么剩下的就只有棉花产业了。

这说来说去,其实不管是生丝还是棉花,都是属于纺织产业的范畴,而这也就不难怪林哲为什么多次在重大会议上提出这些问题了。

中国现在要大规模发展纺织产业,在生丝产业已经崛起并成熟的环境下,就得寻找其他几个新增长点。

现在的齐宣浩脑海里闪过帝国内部最近关于纺织产业的一些讨论后,不由得多看了这个何斐图几眼。

他知道现在国内是以纺织产业为重,而纺织产业里头的羊毛和皮革在中华帝国内受到市场以及原料等问题,要想大规模发展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暂不去提,而生丝产业的话没啥好说的,现在只需要继续扩大产量,增加出口量就行了,倒是这棉花产业,尤其是机织布产业乃是一个新兴产业,至少对于国内来说是一个新兴产业。

如果能够发展起来的话,恐怕对帝国税收的贡献不会比生丝产业要差多少,所以有了兴趣的他也就多待了会,听何斐图继续说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