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国崛起1900 > 第四百六十一节 一代新人换旧人

第四百六十一节 一代新人换旧人(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杨潮总结了一下自己的思路,发现还是很合理的。

这时候几个德国人进来了,都是女人,为首的就是里芬施塔尔,还是那么漂亮。

但是后面的人让杨潮吃了一惊。

里芬施塔尔身后进来的有几个是医院的女护士。是打着各种借口来见杨潮的。

其中一个人则是杨潮的故人,而杨潮险些没有认出她来。

一秒记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克虏伯、西门子和拜耳,这几家公司合并之后,中德资产打通,互相之间的人员、技术的转移就没有约束了,他们大可以将德国最好的技术人员调往中国进行研发,根据中国的要求进行研发,会大大提高中国的研发能力。

克虏伯的钢铁和武器制造还在其次,作为一个发达完整的重工业体系,武器制造的研发完全没有压力,因为这是整个体系的合力,钻气缸的技术拿到炮筒生产上,也没有问题,铸造汽车零件的方法跟铸造坦克零件在原理上也没什么差别。至于钢铁,中国的钢铁公司的技术都是最先进的,全世界的钢铁技术都是很成熟的,在电炉大范围推广之前,目前大家都在用那些技术,没有秘密。

但是克虏伯在机车生产上的技术就值得引入了,四方机车现在还是中国最大的机车生产商,也是克虏伯最看重的资产,克虏伯重新拿回四方机车,或者说以四方机车为核心的旧克虏伯资产跟德国克虏伯资产合并后,相信克虏伯会很乐意将他们目前闲置的最高级的技术力量派往山东的。

西门子也是一样,他们之所以能研发出10万千万机组,就是战后调集了一大批德国的技术力量,可是不是一个公司,总是不太方便,青岛西门子的股东们就跟西门子家族有很大冲突,认为西门子花了太高的价格从德国西门子雇佣研发人员了,斥责西门子是在用青岛公司的钱来帮他们养人。

“雷奥妮!”

德国记者雷奥妮。

“你怎么,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

雷奥妮的变化让杨潮十分吃惊,两人没见面大概有七八年了。没想到雷奥妮跟过去那个年轻活力的姑娘已经判若两人了。

“杨先生还是没有变,我可是老了。”

所以那些研发人员完成10万千万电力机组项目之后,很快就被股东给赶回了德国,一旦合并的话,就没有这些问题了,西门子也就不用担心从德国调人过去被人说成养闲人,那么研发实力会大大增强,有希望完成杨潮让他们研发的大范围高压电网。

杨潮对电网建设可是很看重的,他打算现在山东境内推广远距离输电技术,一旦技术成熟后。再在全国推广,一旦山西的电力传输到山东也能保证效率的话,就能摆脱目前山西煤炭外运的历史了。

美国人已经投建了230KV的高压电网,杨潮认为有300KV的话。就值得组建全国高压电网了,已经给西门子下了研发的要求,因此西门子对于合并的态度也很积极,希望尽快拿下这个项目,因为他们的竞争对手实力不俗。法国的电力技术这几年突飞猛进,也在争取中国电网的项目,日本在跟美国合作在中国活动,一个不小心,西门子的垄断地位就会失去。

拜耳等的化工企业就更不用说了,几乎是填补空缺的意义。中国的煤化工始终发展不上去,过去是因为德国和美国的化工太强势,这种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过于依赖教育体系,中国没有根基。加上王求的石化公司强势发展,不但各种花扦也发展出了炼油、石化等其他产业链。挤压了煤化工的市场空间。

王求根本就看不上煤化工,他带领出的一大批化工人才,坚定的认为石化才是前途,煤化已经走入了没落,导致煤化工领域始终处于低迷状态。杨潮就是要让拜耳这些企业去给王求他们上上课,改变一下他们的观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