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宋佣兵 > 一百七十二 轮回【本卷完】

一百七十二 轮回【本卷完】(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不用两位『操』劳两位解说员,但凡是大宋人就没有不识得这三路腿法的。这三招乃是“大宋十八家”武学中排名第一的“临清潭腿”中的前三式,名曰一路顺步单鞭势,二路十字起蹦,三路盖马三捶式。既然是大家熟知的武术,那么练武者的火候自然逃不过在座武学高手的眼睛。解说员白世镜给出的一句定语非常的公道:“道君浸『淫』此道,怕是有一轮回之久了!”

后世流传的谭腿有十二路之多,其中最后两路乃是明朝时由少林僧人所创,也就是说,在大宋朝的时候,谭腿依然还是只有龙潭寺昆仑大师所创造的十路。

若单单拿出来演练,十路腿法怕是盏茶功夫就能演示完毕,用到比武格斗中,貌似几个回合就技穷了。但实际上远非如此,否则谭腿也不可能雄踞“大宋十八家武艺之首”的位置了。演示的套路归套路,若是用在实战上,所谓的谭腿十路,就是十个腿法要诀。这些个要诀可以从力量、速度、灵活度等方面大力加强腿部的攻击能力,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十种正确的发力方式。这十个要诀可幻化为万千种玄妙组合,其奥妙之处,只怕穷极武者一生经历,也未必能够探其究竟。

通背拳也是此理。若说套路,通背拳也不过只有一十六招,但是将其用在实战上,却是由十六种发力方式构架的一套完整的武学理论。双拳搏击本是近身使用的武术,敌对双方之间的距离一般都要保持在二尺之内才可相互攻击的到。在这么狭小的空间内,斗拳在很大程度上比拼的是速度与灵巧,因而力量型的武者往往会在赤手搏击中败给灵活的速度型武者。久而久之,孔武有力的武者都去练习器械搏斗,徒手格斗几乎成为了灵巧武者的天下。

通背拳的出现,正是为了扭转这种格局。这套“白猿通背拳”施展开来,不但会将武者强劲的臂力完美呈现,还会竭力的扩大双拳的攻击范围。不客气的说,通背拳可以将武者周围五尺方圆的空间完全笼罩,其攻击范围已经与刀剑不相上下。可想而知,一位精通“白猿通背拳”的力量型武者,绝对是灵巧型武者的噩梦。

既然是比赛,当然需要规则,在武者的世界中,比武的规则有成千上万种,裁判一场伯仲之间的比武,即便是最有经验的老牌武师也未必能够做到完全公平。这场比武的奖品是整个天下,包含了了亿万苍生的天下,一个不公平的裁决,天下苍生怎么能够答应呢?

所幸的是,世间千千万万中比武规则中,还有一种最简单、甚至不需要裁判的比武方式,那就是“打擂台”。大擂台的胜负方式简洁明了,共有两种:掉下擂台的算输,不管是揍下去的、跌下去的、还是自己跳下去的;爬不起来的算输,不管是揍趴下的、跌趴下的、还是自己趴下不愿起来的。在这种简单明了的比赛规则中,现场观战的四万两千名观众都将是裁判,这可以说是最为公平的比赛方式了。[搜索最新更新尽在http:]

擂台就设置在菊花台场馆的最中心,四万两千双眼睛的注视之下。擂台是一个四四方方从各个角度都可观看到的高台,台面的面积有两丈见方,铺设着半寸厚的『毛』毯,四周围还被三道软索围绕。其实也不用多费笔墨对擂台加以形容,因为擂台的样式乃是太史昆设计的,其灵感,则是出自于wsb拳击比赛的标准场地。换句话说,擂台就是个山寨拳击场,与体育频道里转播的一模一样,就连四周围看台的布置都是一个模子里造出来的。

话说第一天票价一千贯放票的时候,天京城的元老们就团购了二百张前排连号的坐席,到了比赛当天的时候,这些座椅上自然是星光闪耀。太史昆与其三位……哦,也许是五位……女朋友当然亲临现场观战,此外,刚刚获封燕王的卢俊义、获封云中王的武松,亦是出现在了观众席上。柴进、秦暮城、西门庆、张宵、马植、邱小乙、崔道成等等天京城名流的身影基本上一个也没漏掉,甚至连高丽大都督朱大贵、日本大都督武柏的及时赶回了天京城,亲临比赛现场。

比赛的解说员仍旧是在宗师之战中大放光彩的白世镜、苏星河,他们二人的略带地方口音的河南话……哦,是官话,被听众们亲切的称之为“一听就想到了比武。”他们两位不愧是整个江湖上“能打的里面最能说的,能说的里面最能打的。”在争天下之战正式开场前长达的一个半时辰各种产品会、垫场文艺演出、赞助商致辞等垃圾时间里,正是他们二人博古论今富含哲理的点评对话才使得观众们艰难渡过。b穿越小说吧:sj131netb

赵似与赵佶两人,一个是敲钟的,一个是踢球的;一个臂力惊人,一个脚法精湛。白猿通背拳与临清谭腿,正是最适合他二人的武术。他们都拥有利益集团的全力支持,都拥有经验丰富的老牌武师指点,更重要的是,他们两人都付出了努力。所以,他们联袂奉献的比武,理应精彩。

比赛终于开始了,如同观战高手们地赛前猜想一样,比武双方皆放弃防守,全力抢攻。武术中,防守所需要的技巧、经验远远要比进攻多得多。比武双方集训的时间都不长,与其将时间浪费在进展缓慢的防御练习中,还不如将进攻打造的更加犀利划算。

虽说在登台时两人各自演练的三招都堪称完美,但却不代表他们的真实水平真的有那么高。一旦真的动起手来,兄弟两人都接连出现了技术动作变形、不到位的现象。好在两人都打出了真火,拳拳到肉,脚脚见骨,乒乒乓乓的互殴声不绝于耳,精彩程度足够火爆。

终于,在现场观众山呼海啸的欢呼声中,比赛双方选手登场了。百分之九十九的观众还是比较传统的,因而,也许是人类比赛史上最难堪的一幕出现了——观众们纷纷离席,双膝跪地,对比赛选手施以三跪九叩大礼,并口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愧都是做过皇帝的人,两位选手的气场都比较强悍,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偶像气质非常充足。

赵似很好的利用了自己的优势,他刚刚踏上擂台就扔掉了罩在身上的披风,『露』出了一身精光闪闪的腱子肉。不得不说,在这身优美肌肉的衬托下,脖子软塌塌的赵似看起来也没有原先那么蔫了。看得出来,赵似在赛前也是做过充足准备的,他率先凭空演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三招拳法,这三招拳法看上去粗犷豪放、凶猛沉实,竟是隐隐暗含风雷之声,经电喇叭内白世镜的解说,方知这三招乃是“白猿通背拳法”中的“山、劈山、转山”三式。

话说在场观战的不乏武林顶尖高手,为何还要听到白世镜的解说才晓得赵似所示拳法的名称呢?原来“白猿通背拳”这路刚劲有力的拳法乃是年初的时候刚刚被净影寺里修行的一位神僧开创出来的,流传范围极其狭窄,不想此时已经被赵似已经学会。使用这种新发明出来的武艺有什么好处吗?另一位解说员苏星河已经给出了答案——还没来得及被破解啊!

相比起来,赵佶的出场就显得含蓄很多。他是被十六位金甲侍卫用大床抬着出来的,大床最终停下来的位置正好与擂台齐平,穿着一身亮丽小白褂的赵佶慵懒的一抬腿,就迈上了擂台。上台后的赵佶亦是没有怠慢,唰唰唰演练了三招腿法。这三招腿法,短小精悍、朴实明快、气势连贯,还未等得使完,便引起了全场叫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