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战国明月 > 第83章 君子生非异也

第83章 君子生非异也(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等李斯匆匆忙忙将笔墨木牍取来时,荀况已是文思泉涌,心痒忍耐了,不等炭墨深入笔尖,便拿了起来,就要往简牍上写。

邹奭却嫌在木牍上写字太慢,撕拉一声,竟当着二人的面,将自己那丝帛质地的宽大袖子撕了一大块下来,摊在石案上,手按住一角,任由荀子挥洒。

此刻此刻,荀况也顾不上客气了,提笔一挥,在帛上迅速顺着他之前的思路,写下了几句话……

李斯侍候在侧,瞧着那落笔如飞的字句,默默念了起来。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然也,然也。”荀况一改方才的不惊,此刻却有些兴奋:“我来回楚国路上,也无事可做,便一直在琢磨一篇文章,只是其中有一段停住,多次修改都不合适。多亏了那长安君这席话,让我能继续写下去”

邹奭击掌赞道:“看来我今日没有白来,能观赏祭酒之文,如孔子闻齐韵啊”

稷下学宫不少人都有公认的绰号,比如田骈,因为能言善辩,如开天口,难逢对手,被叫做“天口骈”。邹衍善画九州,言阴阳五行,言论极为宏大广博,故被称为“谈天衍”。

邹奭却是得了一个“雕龙奭”的绰号,因为他除了发扬邹衍的理论外,也十分擅长诗书文章,以对词句的精心雕琢闻名,是个好文之人。

这世上文学之士能让邹奭佩服的人不多,除了已故的屈原外,就只有荀况了。

手机用户请浏览 <a href="http://m.bqg8.cc" target="_blank">http://m.bqg8.cc</a>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此刻横空出世的楚辞天下屈原已死,世上擅文章诗辞者,南有宋玉、景差、唐勒,这三个楚国人皆好辞见称。

至于北方,便是稷下的诸子百家了,而其中又以荀子最为著名。

他游于楚国时,吸纳了屈原楚辞之美,楚国短赋之妙,结合北方文体,创作了许多作品,《礼赋》、《知赋》、《云赋》、《蚕赋》、《针赋》等。其中,有对礼、知等抽象的精神产物的形象化描写,也有对云、蚕、针等具体事物的逼真摹写。五篇赋以隐语写成,句式以四言为主,杂以五七言或多言,善用排比,韵散间出。在手法上,则铺陈回环,绘声绘色……

至于荀况的文章不仅有很深内涵,更难得的是简单易懂,朗朗上口,每逢他有新文章出炉,必在稷下九流十家的圈子里传阅。

若非如此博学全才,也不可能连续三次被推举为祭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