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战国明月 > 第131章 唇亡齿寒

第131章 唇亡齿寒(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话听得王稽目瞪口呆,在心里嘶喊道:

“远交近攻?怪哉此子怎么知道丞相妙计的名字”

这一失神,王稽便没及时反驳,以至于明月滔滔不绝地说了下去。

“秦国为了拆散齐赵联盟,便先让秦使入齐,骗取大王信任,使赵齐离心,但好在大王英明,没有听从秦使的话杀我……”

这是明月的猜测,说到这里他抬头看了一眼齐王,果不其然,齐王似是有些心虚,而秦使王稽更是百口莫辩了。

这件事风险是很大的,全看齐王最终倒向谁,成功率五五开。

不过,就在傍晚时分,按照约定去与田葭私会前,明月却收到了国内平原君的来信,信中说六月底时,燕国突然出兵伐赵

燕军以宋国兵家荣蚠为帅,来势汹汹,让赵国猝不及防,但对于明月而言,此事无疑是雪中送炭……

当时明月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是老天在帮我”

燕国一直与秦连横,与赵国隐隐敌对,助秦攻赵也无可厚非。但明月却搞不清楚,为何燕王非要等秦国那边撤兵后突然伐赵。虽然其中疑窦重重,但无疑是一次好助攻,明月索性改将刺杀之事栽赃燕国,尽管最后刺杀以弄假成真,他和赵括双双挂彩收场,但不影响大局。

王稽刚来齐国时,为了讨价还价,的确三番五次地请齐王杀了长安君,以表明绝赵诚意。齐王最终没有答应,王稽也没有紧逼,谁料,这一点却成了明月用来攻击王稽的武器

“大王礼送我归国,与赵国依然友善,这无疑与秦国燕国计划不合。于是燕国便派人刺杀小子,只要我死在齐国,母后必然大怒,齐赵反目,齐国只能向秦国靠拢。此时燕国与秦国再出兵伐赵,齐国必不救,如此,秦国与燕国的阴谋便得逞了”

这消息只比齐国人接到的早了几个时辰,如今,燕国攻赵的消息,齐王等人也已知晓,只有消息不便的秦使王稽还蒙在鼓里,在外交场合上,这是致命的

现在,明月需要做的事情只剩下一件,那就是将几个本无关联的线索联系起来,然后编织出一个让齐王也信以为真的“阴谋”。

按照战国时代人的讲述方式,明月先从一个众人耳熟能详的故事缓缓道来……

“三百年前,虞国与虢国位列大河两岸,一北一南。当时晋献公想吞并虢国,便向虞国借路出兵。虞国大臣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乃虞国屏障,两国关系,譬如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虢若灭亡,虞亦亡国。’然而虞公不听,他贪婪晋国赠送的宝物骏马,答应了晋国使者借道请求,还以为虞国与晋国相亲,晋国绝不会对自己下手。是年冬,晋军灭虢,返回时借住在虞国馆舍,乘其不备攻其都城,活捉虞公,虞虢皆亡……”

讲完这个“假途伐虢”的故事后,明月诚恳地说道:“如今齐与赵的关系,譬如虞虢,赵就是唇,齐就是齿,相互依存。有赵国一日,齐国就不必担心来自西方强敌入侵,有齐国做靠山,赵国也不必担忧后方失火。今年春夏,赵齐联盟,安平君出兵陶丘,挫败了强秦伐赵,以断天下之脊的意图。于是秦国丞相就想了一出妙计,那便是所谓的远交近攻,妄图离间齐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