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在夏夜熙攘之前 > 在夏夜熙攘之前 第9节

在夏夜熙攘之前 第9节(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通俗点来讲就是计算机里面含金量最高的火箭班,据说里面男女比例是∞,跟男版盘丝洞差不多。

姚班只有两种路径能上,一是各科竞赛国家队,二是各省高考状元。

“犯不着。”缆车玻璃窗外的绿意幽幽,谢屹忱侧眸片刻,“二老精力充沛着呢,不到七老八十不会退,我这就单纯是兴趣。”

学数竞是因为有多余的时间,但他其实更喜欢计算机——不是因为从小跟着父母耳濡目染,而是因为喜欢计算机本身,二进制那种化繁为简的语言,干净而不虚以委蛇。

张余戈:“我听说他们全英文教学,开学第一节 课就默认大家有编程基础,讲得飞快,我有一高考上去的很厉害的学长都觉得特别吃力。”

张余戈醍醐灌顶,竖起大拇指:“牛逼,我好像悟了。”

这话说得好有水平,而且还有点浪漫怎么回事?

张余戈一直觉得学校里都叫他“忱神”不是没道理的。他到底是怎么长的,不仅样样出色,关键是思想很成熟,看事情通透,所以他们这些朋友都很喜欢粘着他。

谢屹忱情商也很高,对人际关系门清儿,懂得三言两语拿捏要点让人舒适,也知道如何足够委婉地拒绝还不让对方难堪。

对此张余戈自己给出解释的原因还是原生家庭。

本来还想关心一下兄弟的状况,谁知这人拿腔拿调地哎一声:“幸亏我从初中就开始自学,不然就跟不上了。”

张余戈:“……”

他恨啊,人和人的世界参差怎么那么大。

今早饭吃得特别饱,张余戈化悲愤为力量,下了缆车就开始闷头爬山,之前在上升的过程中就感觉到海拔逐渐升高,几千米的环境,每一步都要踩稳踩扎实。

——谢屹忱的父母本来学历就高,白手起家做IT开发,先后成立了好几个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常被媒体报道,可以说是实业界的模范夫妻。

张余戈知道,谢屹忱小的时候还经常跟着他们俩接受财经记者采访,那时候他就明白要怎样泰然从容地面对媒体镜头,是见过大场面的人。

不过这哥在学校里很低调,除了他还有几个玩得要好的朋友,鲜少有人知道他就是谢镇麟和邱若蕴的儿子。

张余戈开玩笑:“你不继续读数学,改选计算机,是不是就为了继承家业啊?”

谢屹忱报的是清大交叉信息研究院,简称叉院,进的是赫赫有名的“姚班”,由唯一一名获得图灵奖的华人科学家姚期智院士担任首席教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