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西北之王 > 第149章 无可避免的战争

第149章 无可避免的战争(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4月7日,帝俄禁卫军和中亚人民解放军组成的联合军队势如破竹的攻势,在苏俄红军大量地方部队的层层阻击下。原本高速挺进的联军攻击部队渐渐地变得寸步难行。

紧接着,由托洛茨基亲自指挥的苏俄红军第一集团军,将帝俄禁卫军突前的第14师全歼于萨兰斯克以西地区,苏俄红军的这一记重拳让帝俄禁卫军第14师在不到二十四小时内彻底地从帝俄禁卫军的战斗序列中彻底消失,这个消息,顿时在帝俄禁卫军和中亚人民解放军各支攻击部队中引起了极大的骚动和不安。

唐朝在这个时候亲自率领西北军第二集团军突然从哈萨克边境挥师北上,先是配合中亚人民解放军第三集团军,成功将萨拉托夫攻下来,然后马不停蹄一路西进,以所向披靡的狂野攻势将苏俄红军部署在察里津严防死守的第23军全部围歼,使得高喊着反攻的苏俄红军将领刹那间全体失声。

军心和士气重新得到鼓舞的帝俄禁卫军和中亚人民解放军,再度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呈扇形攻势对坚守在萨兰斯克地区的苏俄红军三个集团军形成战略包围态势。

4月10日,唐朝在指挥着西北军第二集团军成功攻占了察里津后,给帝俄禁卫军的前敌总指挥阿列克谢夫将军下卫道命令,抽调帝俄禁卫军第一集团军中的第六装甲师,掉头继续向西,配合中国西北军第二集团军伺机夺取乌克兰枢纽重镇库尔斯克。

伏尔加河西线的苏俄红军接下来一系列的调动集结,并没有让身在阿娜斯塔堡冷眼旁观的唐朝手忙脚乱,因为唐朝已经下定决心,要通过这次的战争,瞧瞧苏俄红军的战斗力究竟有多强。有多可怕。

此前一直都是受后世军史资料的影响,使得唐朝对早期的苏俄红军顽强的战斗意志有一种潜意识的畏惧,但是经过巴拉科沃事件中帝俄禁卫军275团二营官兵孤军深入陷入重围死战不退取得的战果判断。这个时期的苏俄红军并没有他想像中的那么强大。

战争,历不是谁先抓住先机,谁就有可能掌控住战争的节奏。

1924年4月5日凌晨两点半。伏尔加河流域东起喀山,西至察里津,全长一千八百多公里的战线上万炮齐鸣。

帝俄禁卫军五个集团军八十多万将士,中亚人民解放军四个集团军六十多万人马,集中了各类口径火炮三千门,鹰式战斗轰炸机六百架,坦克战车八百多辆,内河舰队一百二十多艘大小炮艇舰船,向西北的苏俄红军突然发起了雷霆万钧的进攻。

至此,苏俄红军在伏尔加河西岸构筑的所有防线全部崩溃。斯大林紧急从西北抽调了五个集团军在莫斯科外围地区构筑防线,防止中国西北军进攻莫斯科。

战争进展到这个程度,不论是唐朝亲自指挥的中国西北军,还是中亚人民解放军、帝俄禁卫军,攻击锐气已经大为降低。苏俄红军很聪明地放弃了大城市。在各个小城镇集结,通过白热化的巷战,使得中俄联军的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不轻的战损。

苏俄布尔什维克的坚韧顽强,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亲历战场的唐委员长,现在算是真正的见识到了。

当萨兰斯克会战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库尔斯克西南城市别尔哥罗德,整座小城内的鏖战也再一次的达到了**。攻守双方在这座不大的小城市内寸土必争的反复争夺着每一条街道,每一栋建筑。甚至是每层楼的每一个房间。整个的城市到处都在燃烧着、此起彼伏的爆炸声夹杂在急促的枪声中。

苏俄红军部署在东线的十五个机场,同时遭到了能进行夜间轰炸的鹰式战斗轰炸机群的无情蹂躏。

唐朝专门为中亚人民解放军和帝俄禁卫军装备的26轻型坦克。对付苏俄红军刚刚批量投产和18坦克,简直就跟砍瓜切菜一般没有一合之敌。

新俄罗斯帝国和中亚四国不宣布战,把估尔加河西线的苏俄红军打得那叫一个丢盔弃甲,接连向西后退了近一百五十公里方稳往阵脚。

英国政府很贴心的没有在这个紧要关头给中国西北政府在南边添乱。日本海军似乎是得到了英国盟友的警告,也很老实的窝在的海域。甚至就连原本的日常训练的减少了。

看来帝国主义列强们对终于有人出头收拾红色苏俄还是非常乐于得见的。谁让列宁同志一手组建的共.产国际,这些年在世界各地先后发展了二十一个国家中的35个政党和团体,在资本主义世界到处煽风点火,搞得帝国主义列强们头大不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