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阳光大宋 > 145、考生的悲愤

145、考生的悲愤(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只有李石彬老辣,马上会意,赶忙去端了御用砚台过来。赵祯很欣慰地笑笑点头。李石彬马上把砚台放在梁丰桌上,顺手换了他那个又放回龙案。梁丰叹了口气,心道:“小子你这也太露骨了吧?这不是把老子放火上烤么?这殿上其他十九个,下来不吃了我才怪,你这打击也太狠了!”

没办法,只好将就用着赵祯的砚台写字了。

满堂的羡慕嫉妒恨只能装作不见。

赵祯打的好算盘,故意表现对梁丰的恩宠,让其他举子们在措手不及的慌乱之下发挥失常,这头名还不是梁家哥哥稳拿?别人写的不好,就他写的好,阅卷官们好意思再故意打压么?他还会挑时候,等梁丰草稿打完再弄这个,免得扰了他的心神。

果然,韩琦同学的草稿一不小心写错了好几个字,宋郊宋祁叶清臣郑戬张先等人都下笔颤抖不已,人人脸上满满写着“悲愤”二字!(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这时百官与众考生又齐向天子行礼,毕,听唱名上前领卷,还要朝殿上赵祯再鞠一躬,方才捧着卷子回到座位。全部搞完这堆程序,恰好是午时正,考试便开始了。

梁丰缓缓展开试卷,只见卷首朱笔工楷写着试题:

制曰:朕自肇登大宝,嗣守祖宗丕业,任人图政,惟名为实。夫何与朕共理者,求其循理奉法、忧国如家者,嗟乎!巡行遗矣;教化宣矣;赈恤颁矣;戎兵诘矣;虑谳详矣;工费厘矣,求治弥劳,求效弥远,兹欲循名责实,黜无稽,旌有功,俾治理远驾汉宣,以溯唐虞之盛,何施而可?尔诸士方当始进,心志精白,俯仰世变,必有慨于中矣。宜各抒所怀备言之,朕将采而行焉!

题目意思很明白:咱刚当了皇帝不久,也曾四处(派人)巡视,搞宣讲团、搞慈善活动,加强国防,依法治国,大力推行基础建设。就是图个咱大宋长治久安,希望达到人人做实事,查虚浮无功之辈,奖励扎实工作的人,追求做一个像汉宣帝那样的明君雄主,把国家治理得像上古唐虞那样的盛世。我还该做哪些事?你们都是国家选出来的优良品种,个个都德才兼备,胸怀大志,今天就放大胆子,把你们心中的国家规划好好跟我说说,有好主意,我一定采纳并推行!

题目说难也不难,说不难也难,就是空了些,没有实指什么,随便发挥议论。其实这就是大宋气派,就是大宋对读书人的包容,随便你说什么,咱都听着!

殿外面的人梁丰不见,不知道啥模样,反正殿上几乎有大半都是最近经常在他家串门的,一个个风度翩翩,古井不波地完试题,凝神思考,显得胸有成竹。

梁丰晃了一眼,特别注意到韩琦小朋友像个少先队员参加党代会一样稚嫩地坐在桌前,居然很沉得住气,来上次会试过后痛定思痛,加强了修炼功夫啊。赶忙也集中精神思考起来。

想了小半天,梁丰终于基本有了个头绪,便扯过早就预备在桌上的稿纸,一边注水磨墨,一边蘸笔打起草稿来。因为这殿试是一篇过,也是一天过,容不得像会试一样玩个两三天的,要比好,更要比快,字还不能错,所以得抓紧时间。他写几句,想几句,再想几句,再写几句,慢慢地就沉浸在考题里,渐渐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不知不觉,稿子基本成了个大概,这时候方松了口气,正在认真阅读,忽然一只胖胖的小手伸过来,拿起墨锭,居然在给他研磨。梁丰一那袖子,不用抬头就知道是赵祯了。本来大殿里就是一片寂静,此时骤然空气有些紧张,满屋子地考生都不约而同抬起头,合不拢嘴地着这一幕:官家替梁丰磨墨!

梁丰也吃惊地抬头着他。赵祯却促狭地朝他挤了挤眼,梁丰居然老脸一红,瞪了他一眼,歪歪嘴示意你快回座位去!赵祯嘟嘟嘴,鼓起腮帮子摇头,又朝身边黄门递个眼色,指指龙案上,又指指梁丰的砚台。本来那些宦官们没料到赵祯居然跑下座位,都紧张得满头大汗。了赵祯的动作,个个脑子进水,不知道他要干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