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大秦帝国风云 > 3、师出有名

3、师出有名(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秦王:按照先生所谋,本王已经拒绝了燕国出兵的请求,告知我国的对策是,希望燕赵和谈、结束纷争。燕国来使此时已经去韩国、魏国求助。

李斯:好!我们派往赵国的使团要立即出发,任务就是促成两国和谈,并告知赵国,秦国希望从中调解,劝说两国立即罢兵议和。

秦王嬴政:善!

对于秦国布设的疑阵,赵悼襄王赵偃和庞煖终于被迷惑了,赵国主力大军起兵于邯郸,去大举攻击燕国。

燕赵大战全面开战!赵**队调集全国主力之师,企图一举消灭燕国。生死关头,燕国一方面节节抵御、奋力抗敌,一方面不断派出外交使节,向秦、韩、魏、楚以及齐国求救。

4、赵国悼襄王即位后,与魏国盟好,欲打通平邑与中牟之间的交通线,再开辟一条联络魏国的通道,燕赵再度交战,赵国不胜。第二年,赵国派遣悍将李牧出击燕国,夺取了武遂(河北省徐水县的遂城镇或河北武强一带)、方城(具体待定,但绝不是今河南方城县)等广大地区。燕国损兵折将,咬牙切齿准备反击!

5、剧辛攻赵。燕王喜十二年(公元前243年),见赵国屡困于秦国,廉颇、乐乘反目,廉颇怒走魏国,赵国以庞煖代将。燕王喜以为有机可乘,问剧辛能不能攻打赵国?剧辛凭借着自己当年与庞煖作朋友时的印象,对庞煖做出了评价,他认为庞煖是“易与”的,也就是很容易打发的人。于是,燕国即以70岁的老剧辛为帅,伺机进袭赵国。结果剧辛轻敌,率军冒进,被赵军统帅庞煖击败,剧辛被俘杀,燕军损兵二万。6、公元前238年,赵国继续攻击燕国,夺取了貍城(燕国并无貍城,疑“貍”字误,当作厘城即今日河北任丘)和阳城(山西阳城,有说应是河北唐县,燕国曾称中阳,赵国改称阳城,也有一说是指河北保定)。可是,赵**队出动还没有回来,秦军就趁机攻取了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13公里的漳河北岸)地区。

我们即将提到的这最后一次燕赵战争,同样演变成了一场“螳螂扑蝉,黄雀在后”的历史悲剧。

且说赵国中计,发兵攻打燕国。李牧先遣出发,率军南下与燕军对垒激战。

赵**队大营,赵**队的旗帜正在疾风中翻卷,那风势猛烈,竟将李牧的军旗折断。

李斯等人谋划的好戏上演了!

咸阳宫前的铜钟,轰然敲响了,响彻全城,这是秦王召集王国群臣们,紧急与会的钟声!

秦国王城内的文武官员,急急赶到咸阳宫中,却看到秦王正脸色铁青地在王座前踱步!

鸦雀无声的殿堂上,嬴政怒气冲冲地将几捆简书抛弃到大堂之上。

营帐外,李牧忧心地对部将说:燕军本不足为虑,我担心的是秦国方面的动作啊!将旗折断,似是不祥之兆。速速传书给相国(庞煖),提醒他那里大军不可轻动,务必小心提防。

于是,庞煖指挥的大军依旧未动。

秦王嬴政获知情报,急招李斯入王庭。

秦王:先生,燕赵已经接战,可庞煖大军依旧未从邯郸起行。先生可有良策?

李斯:庞煖都85岁高龄了,可谓老奸巨猾,他可没那么容易上当!关键是还需要给他添一把火,吃上颗定心丸。王上,燕国求援的信使可来咸阳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