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大秦帝国风云 > 22、秦军能否打鬼子(修正版)?

22、秦军能否打鬼子(修正版)?(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现在我们来设想以下:2000年以前的秦军,会如何收拾“八国联军”—八国的鬼子!

第一步:包围。秦军最强大弓弩的远程威力绝对不逊色于八国联军的火枪,先来上几波齐射。步兵、骑兵在敌人火枪射程外等待号令。

现代解放军95步枪5.8mm口径子弹最有威力的射程段也只有400米,600米就是流弹了,这已经比许多国家的陆军枪械射程远了200米!古代所称神射手可“百步穿杨”,其实是大约80米距离。一般弓弩最具杀伤力的距离也就是50米,但是强弩甚至弩车的威力可不容小觑-------有威力的射程史载最远可达600米,有的箭簇其实就是长矛!另外,远程抛石机的威力也不小,装上碎石块,那就是古代喀秋莎。

八国联军的步兵战法:1)机枪掩护。2)至少三排步兵,第一排齐射、然后退下从枪口装弹,第二排齐射,然后也退下装弹,第一排此时装火药。3)第三排步兵齐射,然后退下装弹。第二排此时装火药。第一排已经装好弹药,此时扣动燧发枪机,点燃火药再次齐射!如此循环,保持火力的连续性。不过,最怕雨天弹药受潮。

第二步:重甲部队举着或推动着装载上轮子和青铜盾牌等掩体的车辆,在金属盾牌掩护下发起突击,鬼子的子弹打在青铜盾牌上,火星乱蹦、秦军毫发无损。秦军迅速逼近,弓弩猛烈射击。秦军也可能匍匐前进。

1942—1945年间,人民武装始终保持着对敌每年数十万次的袭击频率,硬是靠零啃碎打,共端掉了日伪十余万座炮楼、堡垒,消灭了令国民党军的相形见绌、望尘莫及的大量日本鬼子!人民解放武装也正是在激烈的抗日斗争中,迅速成长壮大起来,赢得了天下多数百姓的真心拥护!

国共内战期间,解放军得到大量苏联军火援助、美**火也借助蒋军“变相援助资敌”,国民党军面对这样的对手,就连打原来打“阵地战”的优势也没了,再加上其党内潜伏的“共谍”也太多了一点,连国民党作战厅厅长郭汝槐、国防部少将作战处长刘斐、蒋介石贴身秘书陈布雷的孩子和傅作义等人的孩子、胡宗南的三任秘书都是!-----就是张学良也秘密递交了加入了**的申请书。护送岸英、岸青离开上海转道欧洲去莫斯科,就是张学良派心腹将领干的,还专车送去码头,外加给出了十万法郎当路费。

搞笑的是单线联系的郭汝槐和刘斐被怀疑后,还相互揭发指称说:对方有“通敌”嫌疑。结果,两个人都是!

1936年,担任**和张学良将军(此时已秘密提交加入中国**申请书)信使的董健吾向张提出:“我有三个孩子,两个是我抚养的革命子弟,一个是我的儿子,如蒙张将军照顾能送他们出国赴苏联读书,他日学成归国,也好为国效劳,我将万分感激。”,张学良心领神会。张学良说:“三个孩子的出国费用由我负责。”随即将一张10万法郎的支票给了董,要他尽快把孩子送到部将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李杜(**秘密党员)家中,迅速作好出国的准备。1936年7月,张学良亲自去上海用自己的专车护送岸英、岸青和董健吾之子随同部将李杜登船去法国,李杜化名王元华,三个孩子身份证件显示为“王元华之子”,辗转欧洲被安排到苏联学习,岸英、岸青兄弟进入位于莫斯科郊区的莫尼诺尔第二国际儿童院。毛岸英取名塞尔盖伊,昵称是谢廖沙,毛岸青取名亚力山大,当年毛英14岁,毛岸青12岁。

1975年12月20日,弥留之际的周恩来召见负责对台工作的罗清长,叮嘱:不能忘记那些为人民做过有益事情的人,哪怕只做了一两件事,尤其是不能忘记两位姓张的同志。

第三步:鬼子的队列开始退避,队形散乱,火力大减。秦军虎贲战士顶着小型青铜盾牌发起袭击,秦军骑兵部队首先奔袭鬼子的炮兵部队。然后,突入敌步兵阵中格杀。

第四步:你们自己想吧!若是到了白刃格斗阶段,会是啥样子的结局?面对敌人的优势火力,要扬长避短,不能像第一次世界大战马恩河战役时那样,英军迎着德军100多挺马克沁机枪,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发起冲锋,结果一个白天就被打死了10万人。

所以,2000多年前的秦军,不但能打鬼子,而且一定能打光鬼子!

后世华夏军队的无能,实在是给先人脸上抹黑了!</dd>

这两位姓张的同志即指:张学良和在重庆谈判时期严密保护**的国民党重庆宪兵司令张镇。

蒋军可谓众叛亲离,土崩瓦解的结局就是一点也不稀奇了!解放军只用了3年时间,就把威风凛凛的“老蒋”送到台湾岛上去了。心有余悸之下,台湾连“八路”公交车也没有。起初我不太相信,去台湾旅游的时候一打听,哈哈,果真如此!

历史的事实是:铁案无人能翻,**武装消灭的“鬼子”,确实比国民党部队要多!不但如此,大量投敌的国民党伪军,也大部分是被**武装干掉的!现在,有一些人叫嚣要给“**”翻案,但铁证如山。一万年这案子也翻不了!

优秀的士兵、合格的将帅、因地制宜、因敌而宜的合理指挥,三者高度结合起来就是胜利!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绝非天方夜谭。同样是扫平中原大地的大元蒙古骑兵,到了越南丛林全军覆没就是明证。

战斗的方法和临场机变的军事智慧也十分重要,这就是兵法“正和奇胜”中的“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