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清末战争 > 第一卷 梦入甲午 第十三章 好官吴大澂

第一卷 梦入甲午 第十三章 好官吴大澂(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吴大澂增设码头,吉林城航运能力极速增强,现了众多航运散商散户,放木的放木,运货的运货,很是繁忙热闹,更加快出现了金属业、建材业(土砖洋灰,水泥称洋灰),陶瓷业,木器业、造纸业,粮食业,制糖业,缫丝业,染织业,靴帽布衣制造业,毛皮加工业等等,大大小小,五花八门众多近现代企业,如雨后春草升,数日草已高一般成长发展起来。

以吉林城传统的烧锅业(酿酒业)为例:当时就有烧锅40多座,其产销量之大可见一般。

1881年吴大澂提出创办吉林机器局,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对于当时比较封闭和落后的吉林省城来说,绝对是石破天惊的大事!

吴大澂考虑道:“一厂之中,以匠头为最要。众厂之中,以机器为最要。安设锅炉,非熟手不可,装配机器,非良工不就。教授学徒,钩心斗角,规划图样,置范成模,皆匠头之是赖。该匠头等久在津局沪局,资格尤深,工食亦厚。调赴吉林苦寒之地,视为畏途,人人裹足。或来一两月即托病而归,诸多掣肘。现在局中不乏良材,皆宋春鳌等设法招徕,苦心孤诣,此选匠之难也”。

为吸引工匠来吉,他实行高级差和工种差较高薪酬,对于招收稳定外省工匠起到了一定作用。

朝廷对吴大澂与铭安的权力关系进行考查后,将吴大澂由‘帮办’改为“督办”,使吴大澂由配角变成了当时吉林边防的主官,既肯定了吴大澂一年来的筹边业绩,又削弱了铭安在吉林防务中的地位,这是清未朝廷极为少有的好决定之一,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决定。

从此,好官吴大澂督办,为吉林边防的配套工作全面展开,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吴大澂十分重视改善边防军的武器装备,他认为‘文字尚古,器用尚新’,他所著练兵教材《枪法准绳》二十五条,其中‘练枪之法有四:要眼明,手稳,心细,气平。兼此四者,方有进益’此要领至今看来仍很正确。

他还主张:“购利器以讨军实,招屯户以实边土,通道路以便商旅…”实践证明,他的这些主张极其具有战略眼光。

在此期间,吴大澂从防饷中提出部分资金用于引进和购置新式武器…其中有:格林炮4尊,克虏伯大炮20尊,哈乞开斯枪1000杆,来福枪4000杆,毛瑟枪3000杆。

高薪就要有财源,就要财源广进,吉林就有矿区产银、产铜,因此他率先进行高效的机铸银元,在全国最先采用机器铸造银钱。

1882年,吉林局建局初期,铸成‘吉林厂平银元’正铸‘厂平X两(钱)’,背铸‘吉林机器官局监制’字样,共制5000两而罢。

以当时吉林边防军9000兵额计,几乎全都改用了‘洋枪洋炮’的最先进武器装备。

吴大澄记:“臣与铭安(吉林将军)前派候选知府李金镛,访求铅铁各矿,觅得矿洞山铁矿一处,交河煤矿一处,栗子沟铅矿一处。据李金镛亲自履勘,采呈铁样铅样,成色颇佳。闻铁矿、铅矿尚不只此三处,须俟奏调熟悉矿务之员,雇工采炼,必可广开利源。向来东三省铁货,皆自获鹿贩运而来,价值异常昂贵。今拟以西法炼铅、炼铁,又得近地煤窑,足供熔化之资,可便民用,可制军器,可济饷需。即机器购自外洋,陆路稍形跋涉,而本省有铁有铅有煤有炭,弃之不用未免可惜。此机厂之不可不设也。”后调很多探矿人员到吉,发现众多可用矿源。

当时吉林周边更是山多林密,木材资源极为丰富,到处是大树大林,并且松花江水流全境,是极少的不冻之江,伐木入江顺水运,极其便利到江边,长木成串于江面,顺流而下入城来,这也是当时吉林一奇景。纤夫沿岸伴木引,江面圆木顺水行,大木成排又成队,浩浩荡荡运木来。

好官吴大澂到任吉林,在松花江沿岸增设多处码头和渡船,使水路运输基础连成了一体。

那时吉林粮食丰富,松花江水道很深,江宽水大,航道极为便利,水流四通八达,可以直出图们江口,南往可到大辽河,北行从黑龙江可出海…因此当时吉林是周边粮食的主要加工集散中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