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核武皇帝 > 第118章 舒萱小姐

第118章 舒萱小姐(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虽然此前只是偶尔谈了几句,宋彪去了一趟辽东半岛就不再做任何通知的突然将此事扩大,荫昌也不敢有任何埋怨,只是连声称好,愿意极力配合宋彪将此事办好,在东三省多开通一些铁路。

送荫昌和唐绍仪离开军部后,乘着中午还有一些时间,宋彪就去远东陆军士官学校的教职工宿舍区找舒高立,伴随着每一位强者的崛起,总有一些特殊的家族在此过程中崛起,对宋彪来说,宁波舒家就是这样的。

道光三十年,舒高立的父亲舒凯福随同乡到上海谋生,在洋行任职,三个儿子都在美国人的一所教会学校就读,长子舒高全曾在美国旗昌洋行担任买办,舒高立和弟弟舒高佑因为成绩优良,被美国教师带回美国深造,两人都学的是医学,此后又继续到神学院进修,1873年以神学博士身份回国。

回国后,舒高佑在上海圣约翰大学神学院和医学院任教,舒高立则被李鸿章的江南制造局聘用为技师和医师,此后因精通英文和自然科学而入职上海同文馆担任教习、翻译,在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上海同文馆)任职三十年,他所翻译的书籍在华人翻译中名列第一,数量最多,尤其以医学和矿学为主,堪称是国内西医学翻译第一人。

舒高立先后娶了三位妻子,共有12子和2个女儿,长子舒方仁是英国亚布甸大学医学院的医学博士,此前在香港开设私人医院,现在担任远东士官学校军医科教学主任和东北新军附属医院院长。

用阿列克谢耶维奇.布鲁西洛夫副校长的话说,远东陆军士官学校的教学水平实际上要好于俄国最好的莫斯科步兵士官学校,差别只在于学员本身的基础素质。

在远东陆士,宋彪检查了教材和近期考试情况,以及教官对各班小考的评分,心里大体还是比较稳定的,虽然暴露了很多问题,但至少能继续良姓的循环下去,关于学员本身素质不足的问题,他考虑还是要先设立一所预备学校,提前补学素质课,特别是数理化、外语和哲学、历史等基础部分。

正好陈其采就在学校里负责教材处的工作,宋彪就和他谈了谈,让陈其采去筹建一所远东士官预备学校,尽快招生,安排足够的教员,以二选一的晋级概率挑选远东士官学校的士官生。

这倒是让陈其采很惊讶,他虽然是第一批留曰士官生,此前和蒋雁行一样长期担任教官之职,加入东北新军不过一个半月的时间,过来也只是接替蒋方震单独管理教材处的事务,确实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能得到重用。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惊讶,陈其采这个人后来并没有在军队一直干下去,他也是那种理论强于实践的人,最后居然去做了银行家,而他的兄长陈其美,以及两个侄子陈立夫、陈果夫才叫真的出名。

次子舒方信、三子舒方锦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前身培雅书院西学科,后者曾和舒方德一起前往曰本留学,在舒方德得到宋彪重用后,舒方信受邀请在远东商行工作,而舒方锦则在远东商行的资助下继续赴美留学考察。

因为舒方仁、舒方德在远东士官学校都有任职,宋彪特意在学校的教职工宿舍区安排了一栋大院子安置他们一家人,这个院子同时还是舒高立筹办远东印书局的办公室。

至少在曰本士官学校留学期间,陈其采的军校成绩一直是出类拔萃的,远超过同批的四十余人。

在远东陆军士官学校和后勤处检查一番工作进度后,宋彪就回到招待所宴请唐绍仪、荫昌,席间也谈了东三省铁路之事。

东三省铁路这件事基本是宋彪一个人独断专行定下来的,可荫昌和另外两位巡抚绝对是不敢反对,清政斧也没有这种勇气贸然反对,虽然大家都知道远东商行就是宋彪的私人产业,而远东铁路总公司既然是远东商行独资创办,那显然是宋彪要在煤铁专营之外继续控制铁路经办特权,艹持着东北最赚钱的各种买卖。

艹持就艹持吧。

如今清政斧不怕宋彪爱财,就怕他不爱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