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核武皇帝 > 第230章 幸运与不幸

第230章 幸运与不幸(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程璧光答道:“回禀皇上,虽然还是忙碌,臣下心中却是更为喜悦。”

宋彪从震旦号战列舰的舰桥上走下来时,正好看见这两架轻型侦察机从头顶飞过去,卷夹着呼啸的声浪,让人心里不知不觉间就能感觉到一种澎湃欲出的强劲力量。

真是一个很好的时代呢!

在这个刚开始兴起的航母雏形时期,宋彪并没有过多的过问帝国的航母项目,甚至在立项和准备的周期上,帝国都要晚于英美两国,但是后发者有后发的好处,从一开始就能全面借鉴英美的航母体系。

罗源湾做为军事港口的条件是显然不如北侧的三都澳,一个最显著的问题是滩涂面积较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帝国海军采取了一种开山平海的策略,将西侧的几座荒山和土丘炸平,在那里建造海军基地的营区,同时将港口岸区增高,从长远来看,这里将陆续发展成中国最大的航空母舰基地。

这里的优势在于对面的台湾岛可以建成帝国最大的外岛空军基地和海军前哨基地,对周边进行大范围的禁戒覆盖,可以有效的防御外国海军的突袭。

10月的福建依然炎热,罗源湾因为紧邻海岸,倒是随着大海的潮浪在早晚显得凉爽一些。

一战期间的主流国际货币滥发引发了全球姓的剧烈而长期的通货膨胀,在1913年,国际金融市场的英镑流通货币总量(m0)约在35亿左右,实际购买力基本等同是2010年的3万亿美金,至1920年,英镑的m0增加到了70亿以上,含长期国债、外国债务、银行、支票的总m3则可能高达180亿英镑,其中仅英国政斧拖欠的债务就高达65亿英镑。

英国作为国际货币的泛滥,直接导致了全球姓大宗商品价格集体上涨,仅小麦的价格在五年间就增长了1.4倍,铜的涨幅更是达到3.7倍。当然,一战之后的世界经济也确实是非常复杂,从1920年开始,随着各国采取货币紧缩和高利率政策应对财政危机,以及欧洲工业的逐步复苏,一战的欧洲移民使得加拿大、巴西、阿根廷、澳洲等国在农产业、矿业领域发展迅猛,加上国际黄金储备分布不均衡导致的小国财政紧缩,国际大宗商品和全球物价又从1922华盛顿条约之后逐年降低,导致美国农业和矿业出口严重萎缩,也是美国大萧条的一个主要因素。

中国在1921年的军费总额是3.5亿美元,相比1913年增幅近4倍,在英美中法意曰六国中仍仅能维持第三位的水平,低于美英两国,高于曰法意三国。

帝国的军费开支中陆空军占2.5亿美元,占71.5%,相当于是英法陆军开支总和,而海军军费开支在英美中法意曰六国中倒数第二,仅比意大利多200万美元。

到了海军基地,宋彪就见到中国船舶工业大学的校长程璧光,海军的航母工程研究工作一直是中船大学承担主要部分,甚至连这艘航母试验舰也归属中船大学所有。

宋彪对这艘雏形阶段的航母并无太多兴趣,在程璧光的陪同下参观一番后,他就准备前往基地,明天再去视察福州造船总厂和中国船舶工业大学,从甲板上走下来之时,他回过头凝视着这艘航母试验舰,心中忽然遥想到了一个世纪之后的共和国。

中国人的航母梦啊。

触手可及的感觉真是非常之美妙,而这艘看似原始的航母试验舰恰恰代表着中国海军的希望,帝国海军在战列舰追赶上的惜力,最终会成就帝国航母战斗群的疯狂成就。

前往罗源湾海军基地休息时,宋彪上了汽车就和程璧光很随意的询问道:“回福州工作的感觉还不错吧?”

海军开支中最为疯狂的莫过于曰本,1921年的海军军费预算却高达2.3亿美元,占曰本全国财政总开支的31%,这还是在1920年大正九年战后经济危机后的情况下,曰本政斧和整个民族为缔造世界海军一等强国之坚忍由此可见一斑。

正是在这种国际环境下,帝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定位是第一流的陆军大国,其海军只是保持基本的威慑力,对英国、美国都不构成任何威胁,甚至对曰本也没有威胁。这一点在军舰的制造上也显现的更为清楚,帝国海军不管是战列舰,还是巡洋舰,其吨位和主炮口径都要小于曰本,更远小于英美。

因为威胁小,所以才能和各国进行更为广泛深入的技术合作,在罗源湾海军基地,帝国所拥有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试验舰就是在旧金山造船厂的一艘2.3万吨级的运煤船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和美国的情况完全一致,技术标准和参数也大致相同,甚至连舰载机都是由同一家的寇蒂斯飞机制造公司所生产。

震旦号驶入海军基地的时间正好是傍晚时分,夕阳斜照,映照着万里无疆的大海和环形的海岸山峦,在这个近乎封闭的海港里,帝国的第一艘郑和号航空母舰试验舰就静静的停在港口边,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之下。

由于采用了多种型号的舰载机,特别是寇蒂斯公司的那种轻型侦察机只需要很短的跑道就能起飞,即便郑和号航空试验舰停在岸边,没有高速行驶,也连续有两家轻型侦察机从甲板上起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