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香江之狼 > 第213章 【购置金门】

第213章 【购置金门】(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雷普照马上说道:“好的,有林生关照,那自然是万无一失。”

“行,我明白!”

“你觉得呢?”林正杰询问陈伟忠。

九龙巴士、亚洲证券的资金,大概安排好了。

各董事纷纷赞成九巴投资金门大厦,此时林正杰在九巴的影响力,已经是几乎要超过创始人邓肇坚。

当时的报纸,纷纷以“金门气走置地”,”金门大胜置地”等字眼为标题,可想而知,置地公司的高层心底里,着实感到佷不是味儿,这亦埋下了日后金门建筑公司全军覆殁的祸根。

泰富集团次轮在购入9亿港币的土地储备(还在进行中,预计700万平方尺的楼面)、完成三家子公司的股权增持至45%、完成一家子公司的私有化、偿还16亿的债务及3亿港币的利息;

更何况,哪怕是1985年买进,都算是在抄底。

“好,我明白了!”

最终,泰富集团的债务仅剩下20亿港币,但还有33亿港币的现金流(美股还在套现中)。

“嗯”

九巴的投资发展部,是直接掌握在泰富集团的手中,而以雷普照等人为首的管理层,更多是经营巴士业务。

安排好亚洲证券的‘抄底地产’后,林正杰思考了一下。

自己为大家赚那么多钱,现在也该捞点好处了吧!

一众董事没有反对,纷纷附和这个建议。

置地因为在七十年代末调整投资方向——过去主要投资商业地产(出租),如今决定投资发展地产(出售为主),故决定售出金门大厦,再加上当时佳宁的陈松青给价实在太高,所以最终以9.98亿港币成交。

本来是30亿的现金流,没想到淘化大同又能贡献3亿港币,再次变回33亿现金流。

林正杰一愣,随即问道:“冠名权卖出去?”

接下来便是金门大厦的第二任业主‘怡和’,七十年代,怡和集团在投资策略上犯了连串致命的错误。集团高层认为香港地方太小,发展空间有限,所以大举向外投资;在夏威夷、菲律宾收购地产、糖厂等项目,在中东、非洲收购银行,运输公司;在澳洲及欧洲则收购连锁超级市场,更大举在英国收购地产公司,但这些策畧后来证明都是错误的。

首先,当初在黄金和股票上,这两家公司赚的都是好几千万港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